gout  

 

以上圖片是否在你身邊周遭的朋友

或是自身身上出現

在W醫院的病房裡

許多來求治的病人

不管是骨折的髂靜脈壓迫做心導管的膽囊炎等等

也不論男女

很多人都有現在人的文明病之一

 *痛風*

 

什麼是痛風 ?

為什麼會有痛風 ?

今天就來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

 

先來說與痛風成因有最大關聯的

"高尿酸"

 

一.疾病成因 

何謂高尿酸呢?

 

尿酸

是普林(purine)代謝的最終產物

普林,是體內遺傳物質上的一種含氮物質

可來自於身體自行合成、身體組織的分解及富含核蛋白的食物

每天的尿酸產生量和排泄量是維持一定的平衡

如果生產過剩或排泄不良

就會使尿酸堆積在體內

因而造成血中尿酸過高

 

經抽血檢驗發現

當血中的尿酸數值 男生>6.0 (mg/dL) , 女生>6.8( mg/dL)

便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(Hyperuricemia)

 

 尿酸於血中的可溶性較低

若沉澱於血流較不活耀的部位(如, 腳趾、手指末梢、皮下組織、耳輪、內臟器官)

 

Dangers of Uric Acid and How to Avoid it(圖片來源: myhealth.alberta.ca)

進而就會形成尿酸鹽結晶

也就是俗稱的"痛風石(tophi)"

痛風石若破裂則可擠出白色軟石膏狀物,且可能併發次發性感染

   (圖片來源: http://goutpictures.net/)

 

關節周遭的痛風石會導致關節腫脹變形,形成永久的破壞!!!

 

 

 二.臨床表徵

 可分為四個階段:

   1.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(Asymptomatic  hyperuricemia

           抽血檢查有高尿酸血症,但臨床上並沒有任何關節炎的發作,

           也沒有痛風石或尿路結石之發生。

           發生的原因可大致分為尿酸的過度產生排泄不良

 

2.急性痛風(Acute gouty arthritis

     急性發作期,受犯關節紅腫熱和極端疼痛

     初次發作約有一半是侵犯大腳趾第一蹠趾關節,典型的發作多在半夜或早上起床時

 

3.間歇發作間期(intercritical gout

      指兩次急性痛風炎中間的無症狀不痛期間

 

4.慢性痛風石關節炎(Chronic tophaceous gout

      若未作有效的控制,則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形成痛風石。

風石可發生於關節、皮下組織、耳輪、內臟器官。

痛風石雖然可能不痛,卻會引起該關節的僵硬、破壞,

若痛風石表面有傷口產生,應及早就醫,避免細菌擴散造成敗血症或截肢的可能產生。

 

  三.藥物治療

1.急性痛風發作期以止痛藥物及抑制發炎為主  

 a. Colchicine(秋水仙素)  :

 

作用:急性期痛風發作的首選藥物,發炎症狀1236小時內能完全緩解疼痛

 副作用:除了噁心嘔吐及腹瀉

 bNSAIDs類口服止痛藥物
       
ex.CataFlam

 

2.抑制尿酸生成

 a. Allopurinol (ex.Tonsaric):

  

作用:抑制尿酸產生過程中的酶 (黃嘌呤氧化酶),進而達到降低尿酸濃度

副作用:皮疹、腎炎皮膚癢、腹瀉、胃痛等 ,Stevens-Johnson syndrome為其致命的副作用之一

 

b. Febuxostat  (ex.Feburic)

作用:抑制尿酸產生過程中的酶 (非黃嘌呤氧化酶),進而達到降低尿酸濃度,

         但不建議使用在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。

副作用:肝功能異常,皮疹,關節痛,噁心

feburic v.s allopurinol的選擇(http://www.kln.mohw.gov.tw/public/ufile/eaa70decc37e6d731bd1a14cd38c6c7a.pdf)

 

3.促尿酸排泄

a. Benzbromarone (ex.Euricon) :   

藥品圖檔

作用:抑制尿酸在腎血管的再吸收 促進尿酸的排泄進而降低血清中尿酸之濃度

副作用:腹瀉噁心、胃痛 肝功能異常、尿路結石

 

b. Probenecid

 

作用:  與尿酸競爭近端腎小管的尿酸-氫離子通道 減少腎血管的再吸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進而降低血清中尿酸之濃度

 副作用:腸胃不適腹瀉骨髓抑制尿路結石

*注意事項*:與penicillin產生交互作用進而提升抗生素的濃度。 

 

服用藥物一定要和經由醫生診斷開立

   絕對不要自己當藥師去藥局買藥或是拿別人的來吃喔!!!

 

 

四.相關衛教

1. 急性期關節炎疼痛時:

    (1).儘量臥床或坐在椅子上休息,避免負重,適度冰敷緩解關節紅腫。

     (2).避免劇烈運動 

 

2. 維持皮膚完整性:注意皮膚清潔,避免刺激,預防痛風處的損傷。

3. 飲食方面:

 (1).每天飲水應至少2000c.c.以上的水,能幫助尿酸的排泄及預防尿路結石。

 (2).避免攝取高普林飲食 (ex.動物內臟、海產類、小魚乾、牡蠣、肉湯、乾豆類、香菇等) 

   儘量攝取低普林飲食 (ex.蛋奶類、米、麥、甘薯、葉菜類、瓜類蔬菜及各式水果等)

 (3).嚴格限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引響尿酸的代謝,易引起痛風

 (4).避免高脂肪飲食,因多量脂肪會抑制尿酸鹽排

 

4.其他衛教事項:

  (1).肥胖者應控制體重,但應避免體重驟然下降,導致大量的細胞崩解,釋出核酸物質,

       進而代謝成尿酸反而易致痛風發作,減重以每月減輕1kg為宜。

  (2).日常生活應避免過度勞累、緊張,注意保暖,勿使關節損傷,勿禁食過久或暴飲暴食。

 

 秋冬

嘗盡美味的秋蟹和各式火鍋

加上運動量下降

代謝也跟著下降

導致尿酸更容易沉積

往往使不少患者痛風發作

其實

痛風是可以控制及治療的

適當的飲食控制及規律的藥物服用

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

多數病患皆能達到良好的治療

希望這次的疾病介紹能幫助大家對"高尿酸"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呢

 

PS.謝謝我們W醫院帥氣的金城斌醫生校閱~

 

參考資料:

1.謝永弘、楊東寶、陳俊源(1998)‧高尿酸血症之痛風介紹及其藥物治療‧藥學雜誌電子報,95,145-152。

2.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(2007年,07月01日)‧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治療指引‧取自於http://imohw.tmu.edu.tw/idohtmu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04/04%E5%8F%B0%E7%81%A3%E7%97%9B%E9%A2%A8%E8%88%87%E9%AB%98%E5%B0%BF%E9%85%B8%E8%A1%80%E7%97%87%E8%A8%BA%E7%99%82%E6%8C%87%E5%BC%95.pdf

arrow
arrow

    Rachelline1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